Go语言项目后端使用gin框架接收前端发送的三种格式数据(form-data,json,Params)

1.后端接收前端发送的JSON数据

1.方法:

使用gin框架的BindJSON方法,将前端的json格式数据将后端的结构体相绑定,从而获取到前端所发送的数据,并返回给前端

2.源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github.com/gin-gonic/gin"

//测试json数据

func main() {
	r := gin.Default()
	type LoginForm struct {
		Name     string `form:"name" binding:"required"`
		Password string `form:"password" binding:"required"`
	}
	r.POST("/login", func(c *gin.Context) {
		json := LoginForm{}
		//将前端json格式数据与LoginForm对象绑定
		c.BindJSON(&json)
		//将结构体已json格式响应回前端
		c.JSON(200, json)
	})
	r.Run(":8081") // 监听并在 0.0.0.0:8081 上启动服务
}

3.结果展示

1.将前端发送过来的数据全部返回

2.将前端发送过来的json格式数据选择性返回

 

 2.后端接收前端发送的表单数据(form-data)

1.方法:

使用gin框架的PostForm方法,从而获取到前端form格式的参数

2.源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github.com/gin-gonic/gin"

//测试form-data

func main() {
	r := gin.Default()
	r.POST("/login", func(c *gin.Context) {
		name := c.PostForm("name")
		c.JSON(200, name)
	})
	r.Run(":8081") // 监听并在 0.0.0.0:8081 上启动服务
}

3.结果展示

 3.后端接收前端发送的Params(请求路径中的参数)

1.方法:

使用gin框架中的Params.ByName方法

2.源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github.com/gin-gonic/gin"

//测试params

func main() {
	r := gin.Default()
	r.POST("/login/:id", func(c *gin.Context) {
		//获取请求路径中的参数
		id := c.Params.ByName("id")
		c.JSON(200, id)
	})
	r.Run(":8081") // 监听并在 0.0.0.0:8081 上启动服务
}

3.结果展示:

文章来源地址https://uudwc.com/A/0kaLW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pyscl01/article/details/130651584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站长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上一篇 2023年09月24日 04:45
一文带你看懂DataX离线同步工具(图文并茂,看完就懂)
下一篇 2023年09月24日 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