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地址https://uudwc.com/A/bEEGJ
大家好,我是小米!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次与产品大佬张小姐的有趣对话和我所面对的一项“小需求”。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应对这个需求挑战吧!
系统现状
在开始之前,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目前系统的现有功能。我们的系统是一个平台,负责管理多个商家,并承担商家信息维护、订单审核、商品审核等职责。简单来说,平台与商家的关系是1:N。
文章来源:https://uudwc.com/A/bEEGJ
优化前的需求
优化前的需求是由我们的产品大佬根据沟通内容绘制出来的关系图。
根据这个图,平台需要负责维护所有商家的信息、订单审核以及商品审核等。而物业则负责维护指定的几家店铺的物业相关内容。商家则负责运营指定的几家店铺,包括商品审核和订单售卖等。可以看出,商家也是一种店铺,只是没有自己的商品和订单,而是维护旗下店铺的相关信息。根据推论,物业和商家的关系是N:N,因为一个物业可能管理多个店铺,一个商家也可以管理多个店铺。
听完产品大佬滔滔不绝的大计划后,我意识到这个“小需求”可不小呀,这分明是“拆房逮耗子——大干一场啊”!这似乎要对系统进行重新改造,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成本。完成这个需求不仅需要3个月的时间,而且项目经理和运营人员可能也不会同意这样的改动。
于是,我决定打断产品大佬的讲述:“你先喝口水,不用急,我们一步一步来,先根据你的图来简单聊聊哈。”
优化后的需求
第二版需求的优化方案开始展现在我脑海中。在需求中,我们发现物业和商家都是用来维护店铺信息的,只是业务方向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将物业和商家都看作是“商家”,一个是物业商家,一个是运营商家。同时,商家与店铺的差异并不大,只是商家没有自己的商品和订单,而是维护店铺的商品和订单。而店铺则拥有自己的商品和订单。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店铺视为一种“商家”。通过这样的整理,我们发现商家可以分为三类:物业商家、代运营商家和普通商家。
在优化方案中,平台负责维护物业商家和代运营商家的基础信息,关系为1:N。而物业商家和代运营商家负责维护普通商家的信息,关系同样为1:N。通过这样的改动,我们在最小范围内满足了运营的需求,如下图所示:
这样的优化方案,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需求的满足,也在业务逻辑上更加合理和清晰。通过将物业和商家都视为“商家”,统一管理和维护,简化了系统的复杂性。商家的划分也更加明确,有利于业务的运营和管理。
对于这个“小需求”的解决方案,我向大家推荐以下几点操作建议:
- 与产品团队充分沟通:在需求提出之初,与产品团队进行深入沟通,了解需求的背景和目标,明确需求的优先级和可行性。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提高需求实施的效率。
- 利用抽象思维进行需求分析:在面对复杂需求时,可以运用抽象思维进行需求分析。通过梳理业务逻辑,找出共性和差异性,从而得出更合理的系统设计和优化方案。
- 保持灵活性和迭代开发:对于大型需求,可以将其拆解为多个小需求,逐步实施和测试。通过迭代开发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项目进度和质量,同时也可以及时修正和优化方案。
- 注意团队协作和沟通:在需求实施过程中,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推进。及时解决问题和沟通困难,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END
总结一下,通过与产品大佬的深入讨论和需求分析,我成功应对了这个看似“小”的需求挑战。通过对商家与店铺关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在最小改动的基础上满足了运营的需求,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启发,如果有类似的需求挑战,也可以参考这个案例,相信你也能够轻松搞定!感谢大家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如有疑问或者更多的技术分享,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