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法封装
1)概述
1.方法封装是将一些有共性的或多次被使用的代码提取到一个方法中,供其他地方调用。
2.封装的好处:
避免代码冗余容易维护,隐藏代码实现的细节。
3.目的:用最少的代码实现最多的功能。
2)步骤
1.观察多个相似方法的共性,提取相似代码或相同部分。
2.经过修改后实现能满足多个需求使用。
例如,你要写两个方法,方法A是将数组用冒泡法升序,方法B是将数组用冒泡法降序,此时将两个方法重复的冒泡排序代码封装成冒泡排序方法,传入参数判断是升序还是降序。
二、类封装
1)概述
1.Java中封装的实质就是将类的状态信息隐藏在类内部,不允许外部程序直接访问,而是通过该类提供的方法来
实现对隐藏信息的操作和访问。
2.封装反映了事物的相对独立性,有效避免了外部错误对此对象的影响,并且能够对对象使用者由于大意产生的
错误起到预防作用。
3.面向对象编程提倡对象之间实现松耦合关系。
4.封装的好处在于隐藏类的实现细节,让使用者只能通过程序员规定的方法来访问数据,可以方便地加入存取
控制修饰符,来限制不合理操作。
5.低耦合就是指尽量减少对象之间的关联性,以降低它们之间的复杂性和依赖性。
2)封装的步骤
1.修改属性的可见性
将类中的属性由public修改为private即可。
2.设置setter/getter()方法
可以手动添加setter/getter()方法,MyEclipse也可以使用组合键Ctrl+Shift+S由系统添加,
idea可以使用组合键alt+insert添加。
3.设置属性的存取限制
在setter()方法中进一步利用条件判断语句进行赋值限制。
一、包封装
1)概述
Java中的包机制也是封装的一种形式。
包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作用:
1.允许将类组合成较小的单元(类似文件夹),易于找到和使用相应的类文件。
2.防止命名冲突:Java中只有在不同包中的类才能重名。
3.包允许在更广的范围内保护类、数据和方法。根据访问规则,包外的代码有可能不能访问该类。
4.在同一个类中使用不同包中的同名类时,需要使用完整的包名来区别同名类。
例如,com.bdqn.图书管理系统.Test test1 = new com.bdqn.图书管理系统.Test();
com.bdqn.点餐系统.Test test2 = new com.bdqn.点餐系统.Test();
2)包的定义
定义包的语法格式如下:
package 包名:
1.package是关键字。
2.包的声明必须是Java源文件中的第一条非注释性语句,而且一个源文件只能有一个包声明语句,
设计的包需要与文件系统结构相对应。
3.在包命名时,要遵守以下编码规范:
3.1 一个唯一的包名前缀通常是全部小写的ASCII字母,并且是一个顶级域名com、edu、gov、net及org,
通常使用组织的网络域名的逆序。
例如,如果域名为Javagroup.net,可以声明包为“package net.javagroup.mypackage;”。
3.2 包名的后续部分依据不同机构各自内部的规范不同而不同。这类命名规范可能以特定目录名的组成
来区分部门、项目、机器或注册名。
如“package net.javagroup.research(项目名).powerproject(部门名);”。
3)包的使用
1.声明包的含义是声明当前类所在的包。
2.导入包的含义是声明在当前类中要使用到的其他类所在的包
注意:
导入包使用import关键字。
一个类中可以导入多个其他包文章来源:https://uudwc.com/A/k9yNv
导包语句在包语句之后、类定义语句之前。文章来源地址https://uudwc.com/A/k9yNv